蓄电池“下电”方法有哪些 蓄电池要“下电”模式有哪些?

来源:星际派

蓄电池“下电”方法有哪些?

通信电源经过多年发展,发展出来了一系列下电保护功能。

负载一次下电:蓄电池的能量不够用了,给相对不重要的负载断电。由于是第一次断开回路,就叫做一次下电了。

负载二次下电:一次下电后,蓄电池还在继续为重要负载供电。由于市电还没恢复,当放电接近到蓄电池的深度警戒线时,为了保护蓄电池,也会断开重要负载的供电回路。

电池下电:最后一步的下电动作。蓄电池放电接近到设定的低阈值时,断开蓄电池所有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

实际工作中,根据电源系统的配置情况,CSU(集中系统管理单元,用于管理通信电源的内部组件)控制系统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 负载二次下电-> 电池下电】的场景较少,通常进行以下 2 种操作。

若配置了电池下电(未配置负载二次下电),CSU 控制系统仅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 电池下电】操作。

若配置了负载二次下电(未配置电池下电),CSU 控制系统仅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 负载二次下电】操作。

蓄电池要“下电”模式有哪些?

检测“电池电压”并非唯一的下电条件,其实我们还有其他的“下电”模式:“电池剩余容量”和“停电时间”。也就是说,当“电池剩余容量”/“停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中的一个达到了下电条件,就触发下电操作。

关键词: 负载断电 蓄电池放电 电源系统 配置情况 电池下电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