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土 什么是“新风成说?

来源:星际派

什么是黄土?

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的产物,也就是风吹过来的沙尘落下之后,在气下(相对于水下)沉积形成,主要由粒径为 0.01~0.05 mm 的粉砂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占 60%)、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7%~30%)。黄土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

什么是“新风成说?

20 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地学界对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成因说等多种学说。经过多年的野外科学考察,刘东生和伙伴们发现:黄土高原的黄土,从西北到东南越来越薄、越来越细;这些黄土的矿物成分不同于当地基岩的矿物成分,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滩、沙荒地的矿物成分相同……。

由此他们肯定并发展了“新风成说”:

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的存在和抬升,阻挡了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的侵入,大陆内部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从而有利于风尘的生成和搬运。远古地质时期的西北冬季风将中亚和蒙古高原地区的黄色粉尘源源不断地吹向东部,颗粒较大的粗砂留在了新疆和内蒙古,并在那里形成大片沙漠和戈壁。其余的粉尘物质随风继续南下被青藏高原和秦岭挡住了去路,向东受制于太行山,最终在甘肃、陕西、山西一带沉降下来。同时随着风力的减弱,粗的粉尘颗粒被抛撒下来,然后是中等颗粒,最后是细小颗粒。这一地区降雨少,属于半干旱地区,有利于以粉砂为主体的沉积物的保留,逐渐叠覆形成黄土高原。

关键词: 粉砂级颗粒 黄土高原 半干旱地区 西北冬季风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